聯系人:李經理
手 機:13722493871地址:
邢臺市橋東區翰林苑北區綜合樓425室 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鹽,所有人炒菜做飯都要放鹽。而且碘鹽還能有效預防甲狀腺,所以鹽非常關鍵。
每個人都有種感覺,就是別人家的飯好吃。同樣是簡單的炒青菜,回鍋肉等家常菜,別人做的就非常好吃,自己卻弄得不對味。
這些其實和放鹽的時機有關,不同的食材烹飪方式,放鹽順序也不同,炒出的味道就不同。
1.食用前放鹽
細胞之間的水分流失是根據密度改變進行的,所以鹽有瀝水的功效,一些涼拌菜需要在吃之前放鹽。這樣就能體驗把蔬菜中的水分瀝干,再放入其他的調味料,吃的時候會更加的脆爽可口。比如涼拌萵筍、黃瓜等等。
2.加熱前放鹽
炸魚和蒸肉時,也需要先用鹽和調味料腌制一下,這樣做出的菜更加入味。等烹制完成后,鹽分就很難滲進去了。另外做肉丸的時候,也可以放入適當的鹽和調味料,讓丸子更加Q彈。
3.加熱中早放鹽
雞鴨豬羊牛肉在烹制的時候,應該早點放入鹽和調味品。比如紅燒肉、紅燒魚、紅燒雞塊時。這個時候煸或煎后,無需熟透就要放鹽,然后繼續烹飪。
因為這些肉制品中都是動物蛋白,能與鹽產生化學反應。形成氨基酸鈉鹽,也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,能讓食物更加鮮美。
但是鹽也不能放得太多,會影響海鮮的口感。當然燒比較硬的蔬菜時也需要早放鹽,比如蘿卜、菜花、豆角等。
4.出鍋前放鹽
白菜、蒜苗、芹菜、青菜等葉子類的菜時,應該在出鍋前放鹽。因為葉子菜容易熟,水分蒸發后就會發軟。而鹽又有容易把菜中的水分逼出來,這樣養分流失,炒出來的菜色澤也不好看。
5.煮熟后放鹽
在做肉湯時應該煮熟后放鹽,這樣肉與骨頭脫離后,能把肉中的蛋白質充分溶解到湯中,讓湯的味道更加鮮美。而且提前放鹽也會使肉變硬,口感不佳。